綠色能源

0303興達停電事件-從太陽光電看全台電網頻率

3月3日上午9點7分發生的全台大停電事件,影響了549萬戶停電,歷經12小時完全復電。與2017年815停電事故與去年度的513與517事故相較,此次停電事故影響戶數雖低於815停電事故,但復電時間均較前三次事故為長。再者,此次事故乃是發生在3月,當日尖峰負載預估值3,100萬瓩,發生事故前負載更未達2,900萬瓩,遠低於前三次事故時均已達3,700萬瓩的夏日用電高峰之時。但其跳脫機組裝置容量卻為815停電事故的2.5倍、513事故的四倍。——趙家緯.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

陽光伏特家作為台灣最大的全民電廠平台、311座電廠分佈全台,從本次的停電事件中,我們想以太陽能的角度來與大家分享,我們所觀察到當天的電網狀態。能源從政策計畫、使用種類、電力調度與分配、各級變電所等,每一個組成都至關重要且牽一髮動全身,在看待每一次的停電事件並非一個答案就能夠下定論。而正因為能源的知識廣泛且深入,陽光伏特家想透過不同的觀點,讓關心能源的朋友們能夠有更多樣的資訊。


全台灣光電併網狀態

根據台電資料,截至2022年1月全台灣太陽光電的躉購分佈,以台南市併網量最多、其次為彰化縣、屏東縣、高雄市、雲林縣。

從太陽能觀察各區域的發電狀況

💡集中式電力對電網頻率影響巨大、分散式讓多樣電力來源可以互相支持

3/3日當天,從苗栗、台南、嘉義的各太陽能電廠的發電圖來看,在9點時都出現巨大的波動,此時正是高雄興達發電廠發生操作失誤,以及龍崎變電所啟動跳脫機制,造成整個電網的頻率巨量震盪。

太陽能發電通常由早上7點開始逐步提升發電量,而9點時多數的太陽能都正為電網提供電力中,經過頻率震盪後,所幸的是電網並沒有完全無電,而太陽能還能持續輸入、提供電力。

嘉義阿里

阿里13 嘉義富野
阿里11 嘉義市

苗栗油桐

油桐2號 苗栗卓蘭
油桐11號

台南擔仔

擔仔31號 台南佳里
擔仔53號 台南善化

屏東地區-健全電網設施能減少大規模損失及斷電

屏東雖然有大量太陽能併網(836,354千瓦),但是由於靠近核三廠,自9點興達電廠斷電造成核電廠安全機制啟動跳脫,當日直至日落,太陽光電都因為電網無電,而無法輸入電力。 此現象特別發生於屏東非市區的電廠,如枋寮、恆春的太陽能電廠都有一樣的現象,而屏東市區及東港的狀況則較為理想,在震盪過後還能持續輸入電力。

因為核三恆春往北只有一個大鵬灣變電所,核三廠於日常滿發狀態下通常供應全台約6%電力,而核三正是高雄以後唯一的大型電力來源,於屏東區域電網中的電力占比更是遠高於其他地區(約佔70%)。自9點發生異常跳脫後,電網中近乎無電的狀況也讓太陽光電的安全機制啟動而無法輸入電力。直到晚間其他備援電力逐步滿發後,隔日太陽光電便恢復正常輸入電力至電網中,而核三廠還未啟動。

海角10號 恆春新興
海角7號 屏東市
海角12號 恆春枋寮
大同之家

除了少了來自核三的大電力來源外,屏東地區由於地幅狹長、且有大量農地、林地,在電網佈建上比其他縣市更有饋線不足的問題,也因此讓其他發電來源難以設置及併網。

由事件前後日,可觀察核能發電狀況(紅線)
3/3 當天早上從滿發狀態啟動安全機制解聯後,直到隔日3/4原能會通過審核,而機組得以重啟,直到3/6凌晨才回到滿發狀態。

台灣電廠即時資訊

高雄-家戶斷電期間,太陽能仍持續併網

自高雄興達電廠操作失誤斷電、龍崎變電所跳脫起,除了電網頻率劇烈變動外,台電也啟動其他電力來源,以應對頓時出現的供給缺口;而高雄地區也持續停電直至當天下午才陸續復電。從陽光伏特家港都系列電廠當日的電力輸出圖表卻有奇特的現象。

當日高雄地區由345kV的超高壓變電所以後全面斷電,如果以基礎電力知識推論,當時的電網中應該沒有任何電力,而理論上太陽光電應該啟動安全機制無法對電網輸入電力。

但是,實際從高雄個區域的發電紀錄來看,卻發現在家戶斷電期間,太陽光電的發電紀錄記載早上9點到10點間有劇烈變動,此時間是興達廠事故時間,以及下午1點到2點另一個波動,其餘時間都有持續輸入電力至電網中。

當中具體的緣由陽光伏特家也追根究底的與台電人員請益,但目前並未得知其原因。


事件觀察小結論

本次停電事件也再次引起大眾關注,也有部分聲音認為能源政策需要檢討、發電應轉向分散式能源、甚至也有部分人士期望更多使用核能。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能源從發電到用電龐大且複雜,事件並非只有一個問題點需要檢討,或是用一種方法就能改善。整體而言,台灣目前的電力狀態是南電北送、電網設施跟不上再生能源增設速度、且過度集中於特定發電廠及特定種類能源。

增設更多再生能源、創造分散式能源能夠減緩單一發電來源的壓力,讓任何緊急事故發生時,不至於造成電網全面跳脫無電,而其他能源無法併網救援。

改善電網設施及南電北送,則需要投入更多基礎建設以及活化城市屋頂,正因為城市地區是主要的用電需求來源,而城市地區也是擁有最多既有饋線的地區,直接增設屋頂太陽能確實能立即善用現有資源,且不額外造成環境成本。減緩南電北送的另一個途徑則是透過節電與儲電,前者需要透過用電者的意識與行為去改變,而後者是台灣產業需要加緊腳步跟上國際趨勢。

而核電在本次事件中,也能得出並非是救援電力的解方,更不論核電的其他風險。

延伸閱讀

綠電和電網如何規劃-以改善輸電問題

趙家緯/303全台大停電事件:停電是因為電力不足嗎?

認識全台三大電力樞紐 龍崎匯集南部大電廠

台電系統電廠及電網分佈

%d 位部落客按了讚: